若干年后大家回憶2017,注定是有很多回憶和常被談論的一年。
7月23日據法媒報道,由于春季霜凍天氣的影響,2017年法國葡萄的產量創下歷史新低。
法國農業部的消息,今年的法國葡萄酒產量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,將比去年下跌17%。農業部統計辦公室確認說:“預測產量只有3760萬升,這個數字比過去五年平均產量還低了16%。”也有消息表示,甚至可能要低于1991年歷史最低記錄。
據悉,這次減產將涉及到法國西南部,尤其是波爾多(Bordeaux)地區,鄰近的沙倫特河(Charente)地區,還有東北部阿爾薩斯(Alsace)和汝拉?。↗ura)都受到影響。阿爾薩斯預計減產30%,而波爾多地區則高達50%。
此外,著名的勃艮第-博若萊(Bourgogne-Beaujolais),法國西南部,南部的朗格多克(Languedoc)和法國東部地區,也沒能幸免受到了波及。
法媒還報道,地中海周圍的葡萄園又呈現出另一種“落果”(花朵或未成熟的漿果落地)現象。當地種植的葡萄,包括最著名的格納希(Grenache)葡萄,在葡萄藤開花后都無法順利結果。
而在香檳省,霜凍的破壞性較去年相比要小一些。去年因為受到惡劣天氣影響,導致法國香檳酒的產量急跌20%。雖然今年的產量預計回升8%,但仍然比過去五年平均產量低9%。
據悉,2017年的葡萄豐收季將會提前開始。
歐洲多國均是全球產葡萄酒重要的地區,法國產量一直穩居前列。據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(OIV)2016年公布的數據顯示,當年由于多雨少晴,法國葡萄酒產量將同比下降12%至41.9億升,但仍為世界第二大葡萄酒生產國。意大利葡萄酒產量將為48.8億升,小幅下降0.2%,蟬聯世界第一大葡萄酒生產國。西班牙葡萄酒產量將為37.8億升,增長1%,位列世界第三位。
葡萄產量創新低會不會波及到中國葡萄酒市場?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?葡萄酒行業內的老板交流時,大家紛紛表態:漲價是必然趨勢,甚至有老板認為,未來三個月將是大面積”爆發“的時候。
法國維特斯集團的簡森先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:“1.波爾多最少減產30%,有些產區,盧瓦爾河,博若萊,勃艮第很有可能減產45%,南部產區預計減產20%。 2.上述產區的價格:波爾多,超級波爾多,梅多克,格拉芙,價格會在收獲后有相對應的一波漲幅,圣愛美隆價格影響稍弱一些。3.直到目前為止,除去災害,天候條件不錯,如果一切順利,酒質可期。4.對抗天災法國各產區特別是波爾多各個酒莊各顯神通,若干年后大家回憶2017年,注定是有很多回憶和常被談論的一年。這就是舊世界年份的故事。”
中國酒類流通協會進口酒市場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席康先生說:“首先這件事幾個月前就發生了,對于很多波爾多酒莊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,個別酒莊甚至到了絕收的程度。但是整體行情是這樣的:整個波爾多2017新年份以及由天氣原因波及到的2016年葡萄酒價格上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。因為很多酒莊為了收支平衡,今年產量下降,2016年的酒價格就要提升。于是,這就成為中國眾多酒商不得不去面對和應對的問題,尤其是對于中低端的大區波爾多產品來說,影響較為明顯,因為毛利率較低。
這讓我聯想起大概5年前澳洲酒的遭遇,當時澳幣的匯率在一年內從4塊多攀升至7塊左右,上漲了20%,這對于專注于澳洲酒的酒商來說影響很大。倒逼著一些老板采取應對政策是:一是產品差異化;二是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。這就促使更多老板開始思考:如何提升產品附加值,擺脫一味的價格比拼。
同時,這個現象也向一些剛剛進入行業的老板們證實一件事情:進口葡萄酒的產業鏈并非看起來這么簡單,并非永遠供大于求,對于市場終端有一個理性的認識。
短期來看,這對于行業是一個”陣痛“,但從長遠來看,未必不是一件好事:市場如此碎片化,僅靠拼低價的時代即將過去,優質優價葡萄酒的優勢會更突出。”
密特斯集團董事長劉先生認為,酒漲價是必然的,事實上,今年歐餐的原酒價格從年初就沒停下來變化。波爾多2017受災之后,有些酒農立刻調整價格。最近得到的消息是,西班牙的酒農也來乘火打劫要求原酒上漲10%。當然還是有些影響力的大酒商他們的價格不變, 我覺得可以采取的措施:1. 付定金, 提前把產量用大合同承包了;2. 裝B死撐, 怕丟份額。
密特斯名酒名茶批發連鎖全國招商熱線:400-6118-201